找工作的“金九银十”黄金期过去一个多月,你是否已经拿到心仪的offer?无论是即将入职,还是已经入职,下面这些关于初入职场的注意事项,都应该了解一下,免得走弯路。
关于面试
1
第一步:查找公司信息
在收到公司面试的时候首先去《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》查一下公司是否注册。注册资金也可以顺便看看,了解公司实力。
2
第二步:确认面试地点
面试地点,也就是公司地址在居民区里面的,一般这样的公司都是小公司,“不大正规”的概率相对来说要高一些,最好考虑在写字楼里面有正规工作地点的公司。
3
第三步:确认薪酬待遇
在面试的过程中,要问清楚工资待遇、薪水福利、加班费用,不要认为自己是应届生就不好意思问。
关于签约
1
第一步:签订《就业协议书》
要与单位签订《就业协议书》,该协议具有法律效力,违约要赔偿,签订劳动合同后失效。
2
第二步:报到
须携带报到证去单位报到,完成档案转移手续。
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就业时,须持报到证。用人单位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手续。毕业时学校给毕业生发报到证:一式两联,上联是蓝色的(研究生为粉色的),叫“报到证”,下联是白色的,叫“通知书”。
3
第三步:签订劳动合同
如果需要迁户口,报到时要拿《户口迁移证》。
关于劳动法
值得注意的是,面试通过后入职应该马上办理以上三条,公司如果不主动提,就一定要催,否则自己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。
我国《劳动合同法》明确规定,“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,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、工作条件、工作地点、职业危害、安全生产状况、劳动报酬,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;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,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。”
关于劳动陷阱:以下合同要慎签
口头合同:没有签署书面合同文件。
抵押合同:要求缴纳证件或财物。
简单合同:条文没有细节约束。
双面合同:一份合法的“假”合同、一份不合法的“真”合同。
生死合同:含有“工伤概不负责”等字眼。
暗箱合同:不向求职者讲明合同内容。
“卖身合同”:要求几年内求职者不可跳槽至同行业公司工作。
霸王合同:合同只从单位角度出发,求职者处于被动地位。
关于三方协议
违约金:在协商中要力争将其降到最低,违约金特别高的单位要慎签。
备注栏:另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,如约定的社会保险、休假等福利待遇在备注栏中说明,以防用人单位说一套,做一套。
关于试用期
我国《劳动合同法》明确规定,“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,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;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,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;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,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。”
另外,合同上必须写清楚试用期是哪天到哪天,试用期满的当日则公司默认员工转正。刚进社会的大学生,本来就没经验,试用期主要是考察学习能力强不强。
特殊情况,法律规定内的延期是可以的。比如签了5年合同,公司开始试用期只说要三个月,后来决定延长到六个月也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不能超过六个月。
关于社保
社保是劳动法规定明确要缴纳的。
一般来说,公司不太愿意在试用期帮员工缴纳。试用期不缴纳社保可以理解,这种情况双方可以各退一步,分成两种情况来处理:
(1)公司全额发放工资,不扣社保;
(2)公司扣除社保,工资条上必须显示,试用期满后公司出钱补齐试用期社保。
关于求职陷阱
冒用正规单位名称、虚假的招聘岗位、变相的培训圈钱……这些 “花式”招聘骗局,千万别中招。
培训圈钱:招聘公司打着招聘名号,以培训结束保证工作的承诺“忽悠”学生加入贷款培训。
招聘组织费用:岗位招聘并收取考务组织费等。
第三方平台缴费:如“淘宝刷单”、“微信面对面红包”交费等。
只试用不录取:用人单位业务特别繁忙时,大量招聘低成本应届毕业生,试用期一过找各种理由解聘。
税前税后工资差距大:签订劳动合同时确定工资,实际收入差距大,被告知扣了各种保险,各种费用等。
当然,有些小伙伴可能不想找工作
而是想创业
人社部、教育部
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
提供五大政策“大礼包”
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
一起来看政策大礼包里都有啥
1
能力提升行动
完善就业指导课程,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,帮助毕业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,增强职业素养,提升求职就业能力。